近两年,随着新能源车型普及率上升,电池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隔三差五的自燃新闻,想必大家也看了不少。这一点正是很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电池安全问题的主要外因是碰撞、涉水、以及各类极端环境的影响。
纯电车型因为设计原因,一般都会将电池放在汽车的底盘上。在日常行驶中,新能源汽车因底盘托底、电池包受损后涉水发生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小编本人身为一名新能源车主,在开车过沟坎、上下地库的时候,也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龟速通过,就怕底盘有个闪失,这要是发生电池包磕破,再赶上下雨,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因此,电池安全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研发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少厂家也都做了安全测试,但基本是陆上电池托底实验,根本不足以打消消费者对电池安全性的顾虑。近日,国内首次电动汽车水中托底挑战吸引了小编的注意。这实验将电动车托底碰撞后,再涉水碰撞等因素也考虑进来了?!
据了解,此次实验是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实车碰撞试验室举行的。主角呢,就是我们在街头总能见到的红旗E-QM5。
本次红旗 E-QM5 挑战设定“模拟日常城市路况中车辆遇到底盘磕碰及涉水的工况”。在行驶中发生“底部碰撞后进入涉水路段”,再次发生“磕碰底部电池包”的双次托底挑战复杂工况。
实验过程中,挑战车辆红旗E-QM5以20km/的速度先与路面壁障发生底部碰撞后,整车底盘进入300mm深的水坑中浸泡,随后与水下壁障再次进行底部碰撞,在尺寸上,壁障与电池包重叠25mm。
通常位于底盘的电池包经过底部一次碰撞后,底部就会向内凹陷,大概率会造成电芯破损,电解液泄漏,从而引起电池着火。在水中进行二次碰撞,对电池的密封性,电池外壳都会造成更大的冲击,极大地考验着电池的防护能力。最后的结果也是不负众望,红旗E-QM5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本次挑战。
挑战后,底部壁障油漆脱落了很多,证明此次碰撞强度够大。之后技术人员拆解了这台E-QM5的电池包,没有发现任何安全问题——无起火、无爆炸、无进水、电解液、冷却液无泄漏。在底盘完全涉水的情况下,碰撞点与电池包位置完全接触,展现出了电池的可靠性、安全性。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红旗E-QM5这电池,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完成如此严苛的挑战?小编现在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首先,红旗E-QM5采用的是丰字形结构下箱体,箱体内部设计多根横梁进行加强,下箱体集成液冷的结构,集成液冷形式结构可减少包内水管连接数量,减少冷却液泄露风险。电池底部的钢制底护板,更是大幅度提升电池底部的防护能力。
其次在电池包的成组设计上,为了解决高压防护这一问题,红旗E-QM5的电池包结构采用了CTP成组方式,该种成组结构可以对总成内部进行精细化高压绝缘防护,在系统层级提升动力电池总成的安全性。
最后就是电芯的选取,采用电芯热稳定性更优秀的磷酸铁锂电池芯。整套电池系统在保证长续航的同时,还有超出同级电池的稳定性。
红旗E-QM5这次挑战,几乎是普通家庭用车能遇到的对电池来说最危险的情况,非常具备参考价值。说明红旗 E-QM5 电池包所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验证了红旗品牌在产品安全层面的技术实力。也为准备入手纯电车的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消费者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
后悔了?开了5000公里后,首批车主总结出红旗E-QM5的18个优缺点后悔了?开了5000公里后,首批车主总结出红旗E-QM5的18个优缺点
红旗E-QM5是一汽集团专为高端出行市场定制的纯电动轿车产品,随着新车曝光度的增加,越来越的消费者也对这台车来了兴趣,纷纷表示想要购买,于是红旗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专门推出了面向个人市场的车型。有位车友就于今年3月份成为了E-QM5个人用户的首批车主,截止目前行驶里程不算多,仅为5000公里出头,但在用车过程中他也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E-QM5的内外饰设计,它的前脸造型与以往的红旗车型区别较大,整体风格更加年轻动感。一体式前机舱盖上悬挂着霸气的红旗立标,封闭式进气格栅内融入了“高山飞瀑”镀铬饰条,前包围处凸起的“风刀”扰流板一定程度上也能优化整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全LED分体式大灯组造型奇特,蜿蜒曲折的灯带一直延伸到保险杠区域,远近光一体式大灯配备了高亮透镜。
红旗E-QM5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5040mm/1910mm/1569mm,轴距达到了2990mm,定位于中型豪华轿车。侧身就是标准的三厢车造型,自C柱大幅下溜的溜背车顶简洁又不失动感,尾窗后延伸出的黑色玻璃营造出悬浮式车顶的视觉效果,三段式“鱼跃”腰线极具流线感。多幅铝合金轮毂的造型较为豪华,轮胎也用上了国产较为高端的阿特拉斯品牌,规格为235/50 R18。
红旗E-QM5的车尾造型十分动感,尾箱处微微翘起的“鸭尾”尽显俏皮,大气的“红旗”汉字logo被安置在牌照框上部。全LED“镰刀”尾灯的灯罩进行了熏黑处理,倒“L”型示宽灯的成像效果极其细腻,灯腔内的“龙爪”刹车灯在夜间点亮后辨识度极高。
进入车内,可以看出红旗E-QM5的内饰设计较为简洁,做工用料都对得起它的价格。机械+液晶组合式仪表盘的显示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全液晶仪表盘,10.1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内置红旗智联系统,倒车影像与语音识别也有所配备。出风口下部的镂空可放置一些杂物,换挡区域保留了双闪、电子手刹等功能的实体按键,“游艇”式电子档杆手感不错。
动力方面,车主购买的这台431km充电乐享版搭载了前置永磁同步单电机,最大马力190Ps,峰值扭矩320N·m,以这个动力参数来说满足日常家用绰绰有余。电池组的容量为54kWh,支持低温加热与液态冷却,厂家标称续航里程为431公里。
在5000公里的用车过程中,车主也总结出了红旗E-QM5的18个优缺点,先说优点:
1.外观造型很有个性,配上红旗高档的黑色车漆,开在路上回头率很高,内饰的木纹饰板也上档次,总体来说内外都可以给出明确好评。
2.快充速度很快,车主实测在快充桩仅用时57分钟就把电量从1%充到了100%,比同级大多数车型更快。
3.电耗控制极为优异,车主实测城市百公里电耗仅为12.4kWh,基本可以做到与官方宣称一致的续航里程,实测高速百公里电耗为17kWh,折合满电高速续航为320公里左右,续航达成率接近75%,大幅领先同级。
4.后排乘坐表现可以给出绝对好评,无论是头部空间、腿部空间还是车内横向宽度都强于同级车,尤其是超过1000mm的腿部空间,家人坐了都说满意。后排座椅宽大厚实,包裹感很好,坐垫长度以及靠背角度都很贴合人机工程学。
5.后备箱空间巨大,能同时放下5个行李箱,满足一般的使用需求绰绰有余,遗憾的是没有配备电动尾门。
除以上提到的优点外,电池安全也是车主考虑E-QM5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日前,红旗E-QM5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实验室内举行了“电动车水中托底挑战”,试验为难度极高的双次托底,模拟日常城市路况中车辆底盘磕碰及涉水情况,考验电池的密封性与防护能力。试验全部完成后,研究人员对红旗E-QM5的电池包进行拆解,并未发现任何安全风险问题,绝缘电阻的保护性能符合标准,液体也没有出现泄露情况,挑战后车辆可以正常行驶,保障了电池的可靠性,至此可表明E-QM5在本次挑战中获得了圆满成功。
看完E-QM5的电池安全试验结果后,车主又说出了剩下的几个优点:
6.电芯层级选用了热稳定性更加出色的磷酸铁锂电池,从根本上保证了动力电池的安全。
7.电池从系统与电芯中进行多重安全防护设计,实现动力电池系统无热扩散的安全防护目标。
8.电池箱底部带有高强度钢制底护板,可有效提升电池底部的防护能力。
9.箱体内设计了多根横梁进行结构加强,下箱体集成了液冷模块,可降低泄露风险。
10.电池包采用CTP成组方式,在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了“丰”字形结构。
11.红旗E-QM5针对CTP结构形式的电池总成,对内部进行精细化的绝缘防护,为电池总成安全性保驾护航。
再来看看缺点:
1.车机自带的流量不太够用,额外购买流量的价格也稍贵,希望能进行改进。
2.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一般,而且有时会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
3.配置稍微有点低,天窗、无钥匙进入等基本的实用性配置欠缺实属不该。
4.以这个价位来说,4扬声器效果较差。
5.智联APP上的功能不多,要是支持预约充电等功能就更好了,希望改进。
6.倒车影像清晰度尚可,但下雨天必有水珠,严重遮挡视线。
7.车身尺寸有点太大了,在狭窄路口倒车、掉头时需要多揉两把,不如之前的紧凑型车灵活。
综合来看,车主对这台红旗E-QM5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它出色的“国车级”电池安全与绝佳的“行政级”乘坐表现,虽说有些小缺点,但瑕不掩瑜,确实是一台家用好车。但车主也表示有些后悔,毕竟现在红旗E-QM5又推出了一款续航里程更长(605公里),配置也更丰富的PLUS版,要是当时稍微晚一点买,等等这款型号就好了,同时也建议想购买这台车的朋友们尽量选择这款长续航的PLUS版,性价比更高。
友友们,你们觉得红旗E-QM5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