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炎热不减,
出门仿佛要被“烤”化了。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2年07月08日08时2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2年07月08日10时50分更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本市大部地区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达到37℃。
截止到15时30分,徐家汇站最高气温38.6℃!青浦朱家角站最高气温40.7℃!
为什么这么热?!
588线对应的副热带高压,在中低纬度全部打通,西部和东部的高温区合并。让此轮高温呈现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样连在一起的情况并不多见,以至于最近高温盛行。
来看看“高温方阵”的队友们,15时陕西包揽前三,超过40℃。
超凶猛的大范围高温来了
中国气象局启动高温Ⅳ级应急响应
中央气象台7月8日06时
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8-10日,新疆中南部盆地、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未来10天,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上述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5℃以上,局地可达40℃以上。
上海还要热多久?
这轮高温热浪覆盖了高考又要覆盖中考,暂时一眼看不到头!
上海中心气象台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中考期间(11~12日)本市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午后有短时阵雨或雷雨,最高气温可达39℃左右,体感闷热。
未来十天本市仍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9℃左右,请注意防范持续高温。
大城市高温打卡日历出炉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这轮高温过程是我国今年以来范围最大的,波及省份超过20个。对于南方来说,这轮过程也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今明两天,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温区域将逐渐东移,同时,江淮、江南一带高温范围扩展。后期西北地区高温将明显缩减,江淮江南一带成为高温核心区。
预计7月7日至15日,苏皖南部、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南部、广东中北部、广西东北部、四川盆地及内蒙古西部、陕西关中、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将有6至8天的高温。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及四川盆地、陕西关中、新疆等地部分时段最高气温达37℃至39℃,局地超过40℃。
从省会级城市来看,北方大城市的高温主要集中在未来三天,后期受到降雨的影响会有明显的减弱。但西安是个例外,今起七天,西安仍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三天最高气温都将在40℃或以上,可谓酷热难耐。
北方的小伙伴快要盼来高温结束的曙光,南方的小伙伴们被高温支配的日子才刚刚开始。预计未来一周,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当地将提前感受到三伏般的炎热。上海、重庆、福州、杭州高温将实现一周全勤,合肥、南昌、南京、长沙、成都、武汉等地虽然不是全勤,但其他的时间最高气温也多在33℃或以上。
需要提醒的是,南方的高温天气同时也将伴随着高湿,因此体感温度会更高。同时,夜温也普遍较高,像是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重庆的最低气温也多在28℃至30℃,白天炙烤,夜晚焖蒸,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大家注意防暑降温哦~
新闻晨报综合中国天气网、上海发布、上海市天气微博、周到上海APP 记者徐妍斐
来源: 新闻晨报
上海隔离小区,有人发烧、全身发抖?被两位80后民警“治”好了→因防疫需要
黄浦区贵西小区居民均实行居家隔离观察
这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
也有年幼的孩童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他们既有心理上的压力
也有生活上的不便
14天足不出户的隔离观察期
对所有人来说都不容易
每当紧急情况出现
这些背后写着警察字样的“大白”
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圈内圈外,都是他们的“战场”
在贵西小区,来自黄浦公安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的责任区民警项辰宇、黄黎,两位“80后”民警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们一道驻守在小区里,不仅竭力为居民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也为纾解居民们的情绪尽心费力。
工作到凌晨2、3点
贵西小区是一个老式里弄,“守住门,管好人”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这段时间,项辰宇、黄黎和南京东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居委干部、志愿者们并肩作战,严格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对居家隔离观察的人员,逐户上门走访,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刚开始的那几天,他们常常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从睁开眼一直忙碌到凌晨2、3点更是家常便饭。
日行两万步
汗水浸湿三套防护服
随着走访与核酸检测的任务收尾,他们的工作却并没有变得轻松起来。巡查走访、劝阻人群聚集、安抚居民、化解邻里纠纷,一天连轴转忙不停。社区虽然不算大,但他们一天要走2万步,换三套防护服。即便是冬天,穿着防护服还是非常闷热,在采访中,可以看到两位民警的护目镜里全是雾气,头发也被汗水完全浸湿。
给社区里的小孩子买零食和水果
“这几天手机钱包'瘦身'成功,都给社区里的小孩子买零食和水果了。”黄黎打趣说,根据防疫要求,所有居民都不能出小区,时间一长,弄堂里的小朋友们受不了了,又哭又闹,“我们就想办法安抚他们的情绪,这些小零食很受小朋友欢迎。”
不仅小孩子有情绪,一些成年居民的心理状况也出现波动。过去的几天里,两位民警多次与情绪波动的居民沟通,进行疏导,有几次还在凌晨上门安抚居民。
居民半夜发烧、全身发抖
被两位民警“治”好了
前天夜里11点多,一名被隔离的居民打来电话,说自己不舒服,感觉发烧了,全身发抖,一会儿冷一会儿热。项辰宇、黄黎一听,立即跟随驻点防疫工作人员上门对其做进一步了解情况。“坦白说,当时上门时,心里也有点犯嘀咕。”项辰宇坦言。
经过全面检查,这些症状其实是居民情绪紧张导致的神经官能症引起的。但项辰宇、黄黎没有马上离开。“那个居民的情绪十分紧张,需要关心和陪护。”他们耐心地向居民讲解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识,说了很多家长里短的贴心话,直到对方的情绪明显平稳后才离开。
“我们在社区内,除了应对各种情况,执行防疫防控要求,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居民安心。”黄黎说,这几天最欣慰的,就是在忙碌一天后听到居民的称赞:“看到有警察陪着一起隔离,我们就安心了。”
新婚民警协助流调工作
他还保持着为婚礼打理的发型
在隔离线外,民警24小时轮流把守,日夜不休守住安全防线。民警在第一时间利用警务资源开展寻人,对封闭社区内1000多位居民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摸。
季一凡就是一位专门负责协助流调的民警,刚刚结婚的他还保持着为婚礼打理的发型,但如今却不能和新婚妻子团聚。因为他已经为贵西小区的流调忙碌了一周,而他的太太是淮海中路派出所的民警,如今正在复兴中路社区封闭核酸检测现场执勤。
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季一凡说,除了寻人,协助流调工作最大难点是劝说他们回来配合核酸检测,因为有些居民开始时会有些顾虑,必须不厌其烦地劝说,必要时还要上门当面说服。
1月26号晚,一位家住青浦区徐泾镇人户分离的居民被确认来过贵西小区,但不愿回来做核酸检测。季一凡被挂了好几次电话,无奈之下只能和同事一起去徐泾上门寻人,经过半小时的劝说,终于同意回来进行检测,后来被确定为阴性。
“我的工作就是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只有把人都找到我才能安心。”季一凡说,这是他从警以来最难忘的经历之一,能够为上海控制住疫情尽一份力,他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
“居家隔离难免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好在大家都能理解,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黄黎说,居民看到民警驻守在社区会更有安全感,“能让居民更加安心,就是我们工作价值的体现。”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项辰宇、黄黎将继续驻守贵西小区。“累是肯定的,但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和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一起,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隔离居民的健康和小区的平安,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项辰宇说。
所有工作人员、所有隔离居民
都在坚守
让我们一起等待
解除隔离的那一天!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新民晚报
相关作者:邬林桦 杨晓俊
来源: 上观新闻